新闻中心

相关推荐

行业资讯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8.02.24来源:中国经济网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是我们党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主线的新定位、新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坚定决心和历史担当。我们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切实增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一、深刻认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重要部署的第一位。这是党中央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时刻作出的重大战略性选择,符合国际发展大势和我国发展阶段性要求。

  (一)世界科技和产业深刻变革,供给体系调整加快。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在实施需求管理政策的同时,高度重视供给体系调整。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重大颠覆性创新不时出现,特别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催生智能制造、分享经济等各种新科技、新业态不断涌现。为适应技术和产业变革,发达国家纷纷出台应对举措,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工业4.0战略等应运而生,新技术革命正在有力推动全球供给体系调整。我们必须把握住这个历史性机遇,将其转变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驱动力;否则,就可能不进则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要紧紧抓住经济调整的窗口期,扎扎实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果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不着力、不紧抓,一旦其他大国结构调过来了,我们就会在下一轮国际竞争中陷于被动。”

  (二)我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供给体系质量亟待提升。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显著提高,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一直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我国供给体系产能十分强大,220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稳居世界第一位。但必须看到,我国生产能力大多数只能满足中低端、低质量、低价格的需求,生产能力中有大量过剩产能;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新变化,有效供给又严重不足。关键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一些重要原材料、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优质农产品依赖进口,旅游、体育、健康、养老、家政等领域供给也不能满足居民需要。这些是我国经济面临的最为突出的结构失衡矛盾。解决这样的发展矛盾,只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适应新需求变化,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三)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但继续深化任重道远。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不少国家也看到了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有的也提出了一些政策措施,但总体进展迟缓、收效不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近年来我们发挥制度优势,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迈出了坚定步伐,也取得了明显成效,部分行业市场供求关系改善。去年全年退出钢铁产能超过6500万吨、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今年至6月末钢铁、煤炭又分别去产能5636万吨和1.11亿吨,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认同。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面。特别是去产能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有待完善,去库存的政策应更加精准,去杠杆尚要下大气力,降成本很多体制机制性障碍尚未消除,补短板需要进一步聚焦,思想认识上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中心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落实这一要求,就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在农产品、工业制成品、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服务业等领域提高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提升竞争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引导企业突出主业,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加快增长动力转换,全面提升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水平。这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主战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加大投入支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基础零部件、工艺和材料。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主要是瞄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形成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强化基础体系支撑,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基础设施网络具有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属性,是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基础条件。重点是要加快提高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着力形成基础设施平衡发展格局,全面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发挥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四)发挥人力资本作用,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两类人最为关键:一类是富于创新和敢闯敢为的企业家,另一类是工匠和劳模。党的十九大报告,一方面强调,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另一方面也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两方面是提高供给体系中人力资本的重要保障。

  三、全面落实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要树立必胜信念,坚定不移把这项工作向前推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一)持续扩大去产能。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优化存量资源配置的根本途径。要继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适时将去产能范围扩大到更多产能过剩行业。要更加严格执行环保、能耗、技术、质量和安全等法规和标准,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要紧紧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把去产能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升级改造结合起来,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做好人员安置工作。要尽快修订完善有关资产处置、债务清偿、破产清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处置僵尸企业提供法制保障。要加大中央财政对去产能中下岗职工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发挥好地方政府作用,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二)因城施策去库存。去库存是改善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重要举措。要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重点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多问题。要围绕促进1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目标,加快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把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加强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互联互通,加快大中小城市网络化进程,提高中小城市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增强中小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从改善市场供求关系出发,因地制宜采取各有侧重的去库存政策措施。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长租公寓等租赁业务发展,加快建立健全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

  (三)积极稳妥去杠杆。推动经济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也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内容。要坚决管住货币信贷总闸门,防止宏观杠杆率继续快速上升。要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落实好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要把企业去杠杆同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结合起来,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增量资产。要发挥资本市场和各类金融机构作用,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建立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机制,加强企业自身债务杠杆约束。同时,要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稳妥处置现有隐性债务。

  (四)综合施策降成本。降低企业成本是增强企业竞争力、扩大优质增量供给的重要举措。要强化放水养鱼意识,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加大对垄断行业、垄断环节违法违规收费的监管力度。要深化能源、交通、就业等体制改革,降低企业用电和物流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

  (五)扎实有效补短板。补短板是扩大有效供给的重要手段。要从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要通过改革,使市场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营造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领域,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卫生、食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等问题。要加大提升人力资本、突破共性技术、改善基础设施薄弱环节等补短板力度,提高供给质量,增强发展后劲。要做好精准脱贫工作,在补短板中促进实现共同发展、公平发展。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领域广、影响范围大。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对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等作出了相应部署。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就是要使经济发展从要素投入推动转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乡村振兴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使供给要素更好地在空间上合理布局;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高供给要素配置效率;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就是要使我们的供给体系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关键是要深化改革,创新和完善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整个供给体系质量,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跃升到更高水平。



协会对公账户

单位名称:
账 号:1602023919200059151
开 户 行:济南工商银行趵突泉支行
税 号:51370000MJD6177755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济南市华能路89号山东质监综合服务大厦2楼205室
邮政编码:250100 传 真:0531-55692988
综 合 部:0531-55692989 培 训 部:0531-88023952  0531-88023939
评 审 部:0531-88023938 学术交流部:0531-88023907

手机网站

订阅号

服务号

Baidu
map